第五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圆满落幕 共议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格局
在数字化转型共识下,金融科技日渐成为银行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水平,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并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为探讨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问题,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下简称“中小银行联盟”)与《中国银行业》杂志社联合主办,深圳市银行业协会与金融壹账通联合协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于11月25日在深圳成功举办。本届论坛邀请到近300位来自政府监管、银行机构、行业协会等专业人士代表,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数字银行新格局”为主题,紧扣经济热点和行业发展难点,共议新发展理念下,商业银行借助金融科技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的对策与路径。
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平安集团监事会主席、中小银行联盟理事长孙建一发表了致辞演讲;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海闻,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平安集团科技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平安科技董事长兼CEO黄宇翔,苏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兰凤,平安资管党委书记、总经理罗水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金融壹账通总经理助理、CTO、中小银行联盟金融科技委员会主任李捷,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首席教授、广东南方CCUS中心秘书长梁希,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朱育强等重量级嘉宾分别带来主题分享。中小银行联盟执行副理事长、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叶望春为本届论坛的圆满结束作了闭幕致辞。
迄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累计参会机构近1000家次,参会行业代表逾2000人次,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论坛已发展成为集监管、银行、金融科技参与方在内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交流平台之一,有效促进了业内前沿观点的碰撞与发展。
探索数字技术创新 培育金融发展新动能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在本次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银行业多措并举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数据治理、人才结构等方面,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科技基础能力建设,银行的产品服务模式向着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银行的价值链也由封闭走向开放。“在纵深推进银行业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经营理念改变、新型风险管理能力待提升等系列难题。”刘峰表示。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指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科技创新之都,深圳市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金融科技监管态势,何杰表示,金融科技步入了规范调整期,坚守底线、守正创新、规范发展也成为行业重要共识。未来,深圳将推动金融科技技术创新、培育更多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营造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全力打造全球的金融科技中心。
平安集团监事会主席、中小银行联盟理事长孙建一指出,金融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速度已走在前列,在新的发展阶段金融业应该融合新的发展理念,遵循不断完善的数字治理规则,注重科技硬实力。“在平安集团的发展理念中有一点非常重要——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我们认为科技就是很好的提升‘温度’的工具,我们要通过科技为金融赋能,让科技成为美好生活的助推器。”孙建一表示。
深化金融科技赋能 开启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对金融科技的赋能效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双循环”的经济格局中,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加强金融监管、运用数字科技帮助金融机构提质增效,多位大咖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在题为《科技打通金融堵点,畅通双循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开放与挑战》的演讲中指出,数字化应该是从内到外全方位转变,是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重塑,他表示,“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当中,可考虑更多地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利用现成的技术和能力。期待数字化银行的快速发展能够为中国的经济、为中央提出‘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普惠金融’的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后,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海闻分享了关于“国际大变局下的中国经济”的思考。海闻认为,新冠疫情、世界经济走势以及中美关系是影响中国经济的三个重要因素,疫情使得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有所放缓,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依然具备巨大的潜力,中国经济仍处于起飞阶段。
针对“巴塞尔监管的基本原则是否适用于当前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实践”,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教授分享了他的思考。他指出,巴塞尔监管框架遵循资本监管要求,强调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机融合,并强化全面风险管理,“金融科技公司能够引入全面风险管理,遵循这些核心监管原则,对于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具备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深耕金融数字科技应用 打造全球经济发展驱动力
“2021年,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中小银行联盟执行副理事长、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叶望春看来,数字金融创新、信创产业和绿色金融将是数字战略在金融领域的三大新方向,而本届数字论坛重点议题的设定亦与此一脉相承。
围绕“数字科技的应用与管控”的议题,平安集团科技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平安科技董事长兼CEO黄宇翔分享了平安集团在数字化管理上的经验。他指出,平安集团通过平台打造人事、财企、内控、行政及投管应用领域的智慧经营分析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建设目标。平安资管党委书记、总经理罗水权则提出,任何金融机构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都应该制定一个非常强大且坚定的战略,从执行面来看,需涵盖企业文化、科技平台、业务团队、管理体系等予以全面支撑。
随着数智化时代大门的开启,数字货币的落地赋予了商业银行巨大的机遇。苏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兰凤从实践的角度分享了苏州银行作为“全国首家参与数字人民币流通领域的非运营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在数字人民币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她指出,中小银行应充分利用地方法人机构的优势,结合当地政府资源及本地特色,打造相应的应用场景,参与数字人民币建设。
加强金融自主创新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金融行业机构正在积极地采取新的微服务、容器、分布式数据库等创新性解决方案,这是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中小银行联盟金融科技委员会主任、金融壹账通总经理助理、CTO李捷则表示,金融机构的信创,不只是对信创基础设施做底层的替换,更多是利用信创的契机,从组织架构、经营管理、业务系统到核心系统等完成全面的重构和数字化转型,在自主可控的前提下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伴随国家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绿色金融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如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助力绿色转型是目前金融机构面临的难题。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与基建转型首席教授、广东南方CCUS中心秘书长梁希分享了国外银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经验,他指出,“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管理好气候风险和转型风险。数字化技术,特别是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未来将在碳市场中大有可为。”随后,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朱育强以详实的案例阐述了平安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凭借“金融+科技”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以及完善的组织和配套体系,平安银行打造了“上有卫星星座、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口袋和开放银行”的开放银行数字服务生态。“‘碳中和’一定是长远固定的赛道,平安将把绿色金融作为产业大力发展,锻造有温度的金融。”朱育强表示。
展望未来 金融科技护航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后疫情时代,中小银行为有效应对竞争环境的剧变,正进一步调整优化金融科技战略。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召开前,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联合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50人论坛发布了《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1)》,这也是联盟连续第五年发布该系列《报告》,为中小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报告指出,2021年中小银行积极把握政策定位,立足“双碳”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以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发展数字零售、拓展银发客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在战略、组织、技术、数据、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此外,《报告》调研的案例显示,金融科技对于中小银行发挥地缘优势、区域经验优势,以及灵活高效的机制优势,降低成本扩大服务范围,更好地打造特色产品助力三农、小微和地方经济,发挥出了显著作用。
闭幕发言上,中小银行联盟执行副理事长、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叶望春表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充分发挥中小银行联盟和金融壹账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持续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以金融科技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至此,第五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圆满落下帷幕。回顾过往五载,论坛秉承着“紧扣宏观行业趋势、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器”的理念,关注数字银行发展大趋势、展示金融科技最新成果、聚焦银行数字化转型,持续捕捉和深度解析行业最新趋势,为推动全球金融科技转型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建言献策,对数字科技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带来了全景式的洞察和意义深远的影响。
展望未来五年,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将继续秉持分享行业高屋建瓴思想和洞见的宗旨,办出特色、办成标杆;中小银行联盟也将继续深化自身平台化建设,逐步建立联盟服务标准化和推动行业标准化,以最高标准建设更加规范的民间社会组织,与会员单位同发展、共进步。